
習近平總書記來我省考察調研時,賦予了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并要求浙江“生態文明建設要先行示范”。從“重要窗口”的角度講,美麗浙江既是展示“重要窗口”外在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設“重要窗口”的內在支撐和重要內容。從“先行示范”的角度講,先行就是要求探索力度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示范就是要求標準更高一點、成效更好一點。這是將浙江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賦予了浙江生態文明建設不同尋常的角色定位和使命擔當。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增強“三個地”的責任意識,高水平開啟新時代美麗浙江建設新征程,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努力把浙江建設成為展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美麗中國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
【謀深做實總結提升和研究宣傳,進一步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揭示的是全新的發展觀、價值觀、文明觀、政績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是“八八戰略”中極為精彩、極富哲理、極具前瞻的重要理念。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15年來,我們堅定不移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走下去,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制度成果。接下來,我們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為契機,找準新方位、錨定新坐標,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開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境界。重點要做到“3個更加”:
■ 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研究得更深入一些。要深入總結我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15年來取得的成就和經驗,準確把握從美麗浙江到美麗中國的發展脈絡,全面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性的認識。
■ 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宣傳得更廣泛一些。進一步拓展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渠道,特別是要廣泛宣傳15年來我省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生態環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給群眾生活品質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改善,引導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美麗浙江建設和“五水共治”工作,不斷培養群眾的環保意識、生態道德和綠色生活習慣。
■ 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打開得更寬闊一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真理力量,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更好地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給群眾帶來更多的實惠。要拓寬視野、打開思路、更新理念,大力打造文旅健康幸福產業、高效循環生態農業和節能環保綠色產業等經濟增長點,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機制,讓生態資源更好地成為生態資本、生態紅利。
【高標準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擦亮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生態底色】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戰之年。小康全面不全面、水平高不高,生態環境很關鍵。雖然我省生態環境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要堅持目標不變、力度不減,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高標準打贏碧水、藍天、凈土、清廢攻堅戰,推動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工作中,重點要把握3點:
■ 堅持標本兼治,不僅下猛藥治頑病,更服良方除病根。一方面,要全面加強自然生態保護和修復,構建陸海統籌、水岸同治的水環境治理體系,全面實施PM2.5和臭氧“雙控雙減”,加強土壤污染防治,開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另一方面,要深入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積極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 堅持常長并舉,不僅重常態化整治,更重長效機制建設。在推進日常專項整治的基礎上,以改革開路、用制度保障,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起全鏈條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比如,要抓好“三線一單”制度的落實,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治,系統守護綠色空間。比如,要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和責任終身追究制度、企業排污許可制度等,發揮制度的剛性約束作用。還比如,要完善區域協同聯動機制,加強區域協作,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聯治共保。
■ 堅持寬嚴相濟,不僅在服務上高質量,更在懲治上零容忍。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對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露頭就打、絕不手軟,一查到底,形成震懾。在工作中,要統籌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把握好生態環保工作的節奏、力度,深化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既找問題,更幫助基層和企業查原因、尋對策。
【加快補齊生態治理短板,進一步提升美麗浙江建設水平】
這次疫情的大戰大考,暴露出我們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人居環境、生物安全等方面的不足,也給美麗浙江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抓關鍵、堵漏洞、強弱項,把解決突出問題作為美麗浙江實踐創新的起點,努力在更全層面、更高層次實現新突破。重點要在3個方面發力:
■ 向“全域美麗”發力。我省的美麗鄉村、美麗城鎮已經星羅棋布,做得都很精致、很有特色,但是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處處美”到“全面美”,還有一段路要走。要進一步放大格局,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統籌起來,形成有機貫通的美麗浙江建設體系,全省域建設美麗大花園,努力實現全域“綠不斷線、景不斷鏈、處處見景”。
■ 向“問題發現得了、發現得早”發力。要建立健全環境污染問題發現和風險預警機制,加快生態環境治理數字化轉型,構筑起生態環境監管的天羅地網,提高發現和懲治環境問題的快速性、精準性、科學性和常態性。
■ 向“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力。要著力提升垃圾、污水、固廢處理能力,在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中,做到提前布局、全面統籌。要深入反思這次疫情深刻教訓,構建審批、監管、執法全鏈條管控體系,從嚴落實野生動植物管理。
要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推動各地各部門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加強督察督導力度,建立實施環境質量排名通報制度,強化預警和指導,對生態建設工作重視不夠、問題較多、工作滯后的縣(市、區)實行重點管理,通報批評,強化問責。
(新聞來源:今日浙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持權屬證明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E-mail:zjuce@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