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培訓快訊:8月31日,受國家文物局委托,由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承辦的國家文物局探索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高級研討班在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順利開班。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浙江省文化廳黨組成員、浙江省文物局局長柳河,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副主席、原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王玉芝,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全國干部教育培訓浙江大學基地副主任樓錫錦出席了開班式。41名學員參加了本次高級研討班學習。

顧玉才作開班動員講話,他代表國家文物局向參加本次高級研討班的全體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本期研討班的辦班背景和教學安排,強調了培訓要求。他強調推進文物保護利用改革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希望學員們放松心情,靜下心來學習思考,通過相互交流、碰撞思想,一同探索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jpg)
本次高級研討班,專業性強,教學形式多樣。教學設計方面,突出理論、政策和實踐的前沿性,共設置了5次專題教學、2次現場教學和2次主題研討活動。課程主要包括“深化改革,銳意進取開創文化遺產事業新局面”“保護歷史城市景觀,讓城市因歷史而美麗”“文物活起來與文化產業”“十九大精神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等。在師資方面,研討班專門邀請了國家文物局、國家行政學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和浙江大學相關學科專家教授。他們對所講授的專題有著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給學員帶來啟發思考。其中,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杭州市城市學研究理事會理事長王國平的課程授課地點設在了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課程開始前,學員參觀了位于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一樓的世界城市博物館主展區。王國平從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出發,就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結合杭州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在高度重視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文化遺產保護、積極樹立文化遺產保護的科學理念、認真總結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杭州經驗”、有效破解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四大難題”四個方面談了相關想法。
.jpg)
在主題研討環節,研討班組織學員分別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文物保護與利用領域相關熱點難點問題、改革措施、經驗做法進行討論交流。兩次研討環節分別由國家文物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王莉和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張穎嵐教授主持。其中,張穎嵐主持的結構化研討環節,設定了 5 個小組,每個小組圍繞一個主題,利用團隊學習的方式就同一主題充分研討,輸出階段共識成果,幫助學員找到文物保護與利用的突破口并輸出成果研討成果。
.jpg)
本次研討班是在2017年9月首次承辦2017年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培訓班的基礎上,第二次承接國家文物局委托的培訓項目。學校、學院對本期高級研討班高度重視,與浙江省文物局、學校文博系等有關部門一起,充分整合了校內外學科資源和浙江文物保護相關工作經驗,在課程安排、現場教學、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作出了精心安排,組建專門工作團隊,認真研究、制定和落實培訓方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持權屬證明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E-mail:zjuce@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