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
發布日期:2023-10-20 點擊次數:2668次
一、所屬類別:政府管理類
二、教學主題:區域經濟
三、教學流程:
1.聽取杭州高新區(濱江)情況介紹;
2.參觀特色產業企業(高新技術、文化創意);
3.參加現場互動交流。
四、教學點介紹:
杭州高新區成立于1990年,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濱江區成立于1996年;2002年,高新區和濱江區兩區整建制合二為一,成立杭州高新區(濱江),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杭州高新區(濱江)行政區劃面積72.2平方公里,下轄3個街道、67個建制社區和1個產業社區,常住人口53萬人,平均年齡33.5歲。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五次親臨高新區(濱江)考察調研,明確指出,“打造‘硅谷天堂’,過去是風景天堂,西湖天堂,下一步是硅谷天堂,高科技的天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又先后兩次來到高新區(濱江)考察指導、出席重要活動。2015年在我區視察海康威視時,就發揮人才資源創新優勢提出了殷切希望。
近年來,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始終堅守“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初心使命,在區第六次黨代會上提出“建設‘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走出一條具有高新特質的創新發展之路。2015年我區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6年被列入全國十個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創建序列;2020年被納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在2022年度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中排名全國第五。
2022年,實現GDP2184.8億元,增長1.8%,總量保持全市第三,全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比78.9%;實現財政總收入433.62億元,增長6.5%;規上工業增加值756.4億元,總量保持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超300億元,產業投資(含濱富)首破百億元,省重大項目投資完成率列全市第一。
產業能級高。高新區(濱江)始終堅持走“人才帶技術、技術變項目、項目融資金、實現產業化”發展路徑,已形成以數字經濟為主導,以生命健康和高端制造為新藍海,電子商務、數字文化、金融科技等專業領域全面共進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培育出阿里巴巴、網易、海康威視、大華技術、新華三、浙江中控、恒生電子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能夠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行業領軍企業,已基本形成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和數字經濟全產業鏈。累計自主培育上市公司69家,居全省首位。
創新動力足。全區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達10%,已經形成以“超高靈敏極弱磁場和慣性測量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核心,以白馬湖實驗室、智能感知技術創新中心2個省級重點平臺為支撐,以浙江大學濱江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等6個產業創新研究院為重點,以56家省重點實驗室和重點企業研究院、600余家省市研發中心為依托的“1+2+6+N”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連續兩年獲浙江省“科技創新鼎”。大力開展“天堂硅谷人才”五大行動,做強“5050計劃”人才品牌,迭代升級人才政策,不斷深化人才創業、就業、生活“一件事”改革。近年來,年均新增各類人才3.5萬人左右,人才總量超46萬,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居全省前列,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指標居全省第一,著力高質量建設“數字人才集聚地”。
營商環境優。高新區(濱江)始終堅持“主動報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充分發揮國家自貿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等國家戰略平臺疊加優勢,積極把握“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數字化改革戰略機遇,先后推出了商事制度、知識產權質押、行政服務“去中心化”、企業創新積分等一大批政務服務創新舉措,持續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浙江自貿試驗區“雙自聯動”,打造全省最優、全國領先的政務環境和營商環境。同時,我區不斷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強化資源優勢互補,推動產業鏈關鍵制造環節跨區域落地,濱富特別合作區、濱蕭特別合作園持續落地,走出了一條具有“高新特色、濱江特點”的產業共富之路。
城市品質佳。高新區(濱江)是杭州亞運會的主場地,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以亞運城市的定位,持續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共同富裕基本單元建設,打造宜居宜業、職住平衡城市環境。“大蓮花”、“小蓮花”已經成為大杭州新的城市封面,銀泰城、龍湖天街等商業綜合體多點開花,“善育、優教、良醫、宜居”成為高新區(濱江)競爭的軟實力。全區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躍居全省第一,省市醫聯體雙覆蓋、兒科醫聯體全覆蓋,在全省率先創設產業園區嵌入式公辦幼兒園。全國首推試點云守護“通學路”,繽紛、冠山等全省首批未來社區通過驗收。“最美櫻花跑道”和白馬湖國際動漫節已成為我區文化名片,每年吸引上千萬年輕人參與。2021年列“中國幸福百強區”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