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山和合小鎮
發布日期:2023-10-16 點擊次數:4264次
和合小鎮
有重點、有特色發展是指導小城鎮建設的重要原則,浙江省2015年全面啟動特色小鎮建設,截止目前共有79個特色小鎮列入省級創建名單,51個特色小鎮列入培訓名單。
浙江特色小鎮建設創新推動“產、城、人、文”融合,為破解空間資源瓶頸、產業轉型升級、改善人居環境、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對探索新型小城鎮之路有重要意義。現將浙江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實踐、10個特色小鎮建設情況,印發各地,供學習參考。
和合小鎮選址于天臺縣城北郊,以天臺山和合文化旅游為主導,列入浙江省第二批42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和合小鎮位于天臺縣國清寺門的南部入口區,處于天臺城區和天臺山風景名勝區(北片)的過渡地帶,距離縣城中心1.5公里左右,總面積約3.02平方公里。天臺山歷史源遠流長,其中最為重要和具有影響力的,是始于兩漢、魏晉至隋唐,盛于兩宋之后,逐步形成“儒釋道”三教充分“和合、兼容、并蓄”的獨特地域文化——“和合文化”。
天臺縣以此為基礎,以浙江省特色小鎮為發展契機,打造融“文化地標、旅游門戶、非遺基地、養生基地、創新社區”于一體的“天臺山和合小鎮”,建設用地面積為183.3公頃,近期建設99.6公頃。
和合小鎮定位為國際化的“和合文化”交流、展示、傳播中心,浙江省內重要的文化地標,通過發展休閑文化旅游、健康服務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三大主導產業,融產業、旅游、社區、人文功能于一體,建設以“和合文化”為靈魂,以人文體驗與自然風景旅游為主體,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養生文化傳統為特色的特色小鎮。
和合小鎮總投資56.1億元,主要用于非盈利性基礎及服務設施和重點工程項目,其中非盈利性基礎及服務設施投入約16.4億元,主要用于打造天臺山旅游集散中心、主題文化廣場、赭溪濱水景觀和生態休閑游憩區等建設。
小鎮主要分為三大功能區:一是以“和合文化”研究、展示和傳播為主的核心區,包括國際交流中心、天臺縣博物館、文化廣場、“和合人間”文化園、“和尚文”藝術村和民宿工藝制作區;二是以旅游綜合配套服務為主的天臺門戶旅游區,主要包括天臺山旅游集散中心、特色旅游村和生態休閑游憩區;三是以休閑度假、養生康體、宗教靜養項目為主的和合天堂養心谷,主要以傳教院、峧頭“慢生活”區、“和合天堂”度假村和禪修習養園等項目為主。
目前和合小鎮與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公司)和創新團隊洽談合作,其中包括新湖集團、上海復興集團、上海帝芙特茶葉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上市企業,并與山東偉天實業、浙江明豐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并簽署合作協議。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天臺山“干漆夾苧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湯春甫一直在和合小鎮的佛教城內從事干漆夾苧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工作;和合小鎮提出后,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秘書長羅安憲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方朝暉教授,人民出版社哲學編輯室主任方國根,《光明日報》總編室副主任李亞彬,浙江省委黨校陳海紅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志宏,孔子研究院劉增光、吉恩煦、白春燕和上海孟母堂吳飛等專家學者多次聚集和合小鎮,研究探討天臺山和合文化的當代價值;
此外,天臺山和合小鎮內的溫泉山莊、和合文化園和中華佛教城項目已經開工并初具形象,30余家佛雕、根雕創業團隊集聚于此;另外還聘請了徐永恩、周琦等專家作為文化研究員,同時,引進文化研究院和高級管理人員30余人。和合小鎮建成后將極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升臺州文化產業地域品牌,促進臺州文化旅游事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