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培訓班
【培訓簡介】
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工作內容。安全生產,重于泰山,防風險、保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工作做了重要部署,十九屆四中全會已經把公共安全提升到了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高度。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有效應對風險挑戰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培訓對象】
各省市、自治區及直轄市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領導干部。
【核心課程】
課程僅供參考,或根據單位量身定制培訓課程方案。
課程模塊 |
課程內容(僅供參考) |
天數 |
||
政策武裝頭腦 理論指導實踐 |
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公共安全治理思路的重要論述解讀 |
半天 |
||
防災減災抗災救災重要論述解讀 |
半天 |
|||
《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解讀 |
半天 |
|||
《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解讀 |
半天 |
|||
《應急管理標準化工作管理辦法》解讀 |
半天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解讀 |
半天 |
|||
《安全生產法》解讀 |
半天 |
|||
《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解讀 |
半天 |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解讀 |
半天 |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最新版解讀 |
半天 |
|||
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 加快平安中國建設 |
總體國家安全觀: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國智慧 |
半天 |
||
總體國家安全觀視野下的意識形態安全與風險防控 |
半天 |
|||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與綜治維穩工作發展趨勢 |
半天 |
|||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全面推進平安建設 |
半天 |
|||
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安全生產監管向應急管理跨越 |
半天 |
||
當前安全生產形勢、趨勢和對策 |
半天 |
|||
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與長效機制建立 |
半天 |
|||
新時期煤礦企業“一通三防”工作新理念、新措施、新技術 |
半天 |
|||
貫徹落實化工園區和危化品企業“兩個導則”的工作路徑 |
半天 |
|||
以案講法——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 |
半天 |
|||
事故致因與安全目視化管理 |
半天 |
|||
安全生產科技進步與創新 |
半天 |
|||
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全力防范生產安全事故 |
半天 |
|||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研究與制定 |
半天 |
|||
社會治理創新背景下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理念探討 |
半天 |
|||
化工、工貿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及經驗借鑒 |
半天 |
|||
道路交通安全生產責任事故處罰問題研究 |
半天 |
|||
安全生產執法文書創作 |
半天 |
|||
企業主要負責人如何履行法定職責與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
半天 |
|||
安全生產領域職務犯罪預防 |
半天 |
|||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與行政執法證據的采集和運用 |
半天 |
|||
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 |
加強風險評估 和監測預警 |
全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情況 |
半天 |
|
新時期應急管理:從“災后救 ”到“提前防” |
半天 |
|||
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建設 |
半天 |
|||
關于實施公路交通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排查、設計與驗收 |
半天 |
|||
重大危險源監控與事故案例分析 |
半天 |
|||
農產品安全體系構建及風險評估 |
半天 |
|||
山洪預警“戶戶知”工程管理、應用——基層防汛體系與山洪災害防御 |
半天 |
|||
傳染病疫情防控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 |
半天 |
|||
雨水情監測和洪水預報 |
半天 |
|||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救援 |
半天 |
|||
加強應急預案管理 |
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及管理 |
半天 |
||
應急預案的編制、管理和修訂 |
半天 |
|||
實施精準治理 |
城市公共安全與精準應急 |
半天 |
||
城市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桌面推演 |
半天 |
|||
加快構建公共衛生與預防體系,推進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現代化 |
半天 |
|||
面對疫情,規劃師對公共領域與應急管理的建議 |
半天 |
|||
疫情過后應急管理工作的整改提升方向探討 |
半天 |
|||
大型群眾性活動應急管理 |
半天 |
|||
非常規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
半天 |
|||
旅游景區消防管理和安全防范 |
半天 |
|||
衛生健康安全應急管理聯動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創新 |
半天 |
|||
新時期災后重建工作創新 |
半天 |
|||
如何向公眾精準有效傳遞信息 |
半天 |
|||
如何做好應急值班值守——應急管理實踐與理論 |
半天 |
|||
堅持依法管理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信息傳播的“法治鏈” |
半天 |
||
依法應急與正確救援 |
半天 |
|||
堅持社會共治 |
突發事件中的社會動員與公民參與 |
半天 |
||
應急產業發展與公眾安全教育 |
半天 |
|||
災害防御知識及應急處置措施科普工作 |
半天 |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的的開展與實施 |
半天 |
|||
公民如何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
半天 |
|||
應急疏散與應急救護演練常態化 |
半天 |
|||
融媒體形勢下的公共安全宣傳組織策劃與產品輸出 |
半天 |
|||
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
加強國家綜合性救援力量建設 |
深化跨省市域救援合作,共筑安全防線 |
半天 |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黨政聯動機制研究 |
半天 |
|||
社會治理視野下的社會工作與志愿者組織化 |
半天 |
|||
救援指揮、救援力量和救援物資的整合、管理、共享 |
半天 |
|||
強化應急救援隊伍戰斗力建設 |
把握應急管理規律,提高應急管理能力 |
半天 |
||
涉外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
半天 |
|||
如何提升煤礦山、火災、爆炸等事故救護能力 |
半天 |
|||
學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提升 |
半天 |
|||
戰場救援常識 (人員受傷救援、心理疏導等) |
半天 |
|||
新時期加強救援人員職業榮譽感、自豪感、歸屬感 |
半天 |
|||
拓展活動:準軍事化紀律部隊隊列訓練 |
半天 |
|||
應急人員與醫務工作者的壓力管理與心理調適 |
半天 |
|||
堅持少而精的原則 |
應急救援中心的建立原則與方法 |
半天 |
||
搶險救援“尖刀”力量建設路徑 |
半天 |
|||
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 |
國內航空應急救援現狀及發展建議 |
半天 |
||
建立健全應急救援力量快速輸送系統 |
半天 |
|||
加強隊伍指揮機制建設 |
突發事件的現場處置、指揮、調動、協調 |
半天 |
||
應急聯動指揮系統的頂層設計 |
半天 |
|||
應急管理學科建設 |
半天 |
|||
應急救援指揮人才培養 |
半天 |
|||
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 |
加大先進適用裝備的配備力度 |
我國應急救援裝備配備技術創新與物資儲備升級 |
半天 |
|
更新換代的應急通信網絡技術 |
半天 |
|||
新時期風險管控技術發展 |
半天 |
|||
適應科技信息化發展大勢 |
“城市大腦”與智慧應急 |
半天 |
||
數據賦能新冠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安全應急管理創新 |
半天 |
|||
安全大數據在風險預警預測中的應用 |
半天 |
|||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換人”與應急救援 |
半天 |
|||
地震預警技術的實際應用及與產業合作——以“成都高新造”地震預警技術為例 |
半天 |
|||
輿情監測與媒體應對 |
網絡群體性事件與應急管理 |
半天 |
||
融媒體時代做好輿論監督的幾個方面 |
半天 |
|||
情景模擬訓練: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重大事故新聞發布工作 |
半天 |
|||
“后真相時代”:虛假新聞和反轉新聞的成因、危害及對策 |
半天 |
|||
新時期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正面宣傳的必要性 |
半天 |
|||
微博、短視頻等新聞宣傳渠道整合與運作管理 |
半天 |
|||
新聞發言人的語言邏輯素養與創新思維 |
半天 |
|||
嚴格落實責任制 |
地震安全、環境影響、節能評價及地址災害危險性評估等事項實行區域評估的經驗做法 |
半天 |
||
重大事故事故鏈條責任的認定與追究 |
半天 |
|||
應急管理國際經驗借鑒 |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國際救援合作 |
半天 |
||
國內外應急管理體系比較分析 |
半天 |
|||
俄羅斯應急管理體制對中國的啟示 |
半天 |
|||
經濟形勢與社會熱點 |
“一帶一路”國際格局和大國外交 |
半天 |
||
轉型時期社會熱點問題與社會穩定 |
半天 |
|||
浙江特色與浙江經驗 |
浙江省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研究 |
半天 |
||
旅游景區消防管理和安全防范的浙江經驗 |
半天 |
|||
浙江疫情防控工作的數字化創新經驗分享——以三色動態管理的“健康碼”為例 |
半天 |
|||
浙江省應急產業管理體系發展經驗分享 |
半天 |
|||
疫情應急防控中看浙江政府數字領導力 |
半天 |
|||
杭州政府應急工作的完善——以藍色錢江事件為例 |
半天 |
|||
重大活動輿情引導工作——G20新聞工作經驗介紹 |
半天 |
|||
現場教學 |
嘉興南湖紅色教育基地 主題:感悟紅船精神,加強黨性教育 |
半天 |
||
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科普教育基地 主題:系統了解特種設備,增強特種設備安全意識 |
半天 |
|||
咸亨國際應急裝備中心 主題:掌握應急科普知識,提升應急能力和應急救援技能 |
半天 |
|||
海康威視 主題:安防行業技術創新 |
半天 |
|||
烏鎮互聯網小鎮 主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半天 |
【培訓師資】
高校學者、黨政領導干部、企業高管和智庫行業專家等一流師資資源。
【培訓方式】
面授學習(理論授課、現場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混合式教學(面授學習+線上學習);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可供選擇。
【培訓費用】
根據培訓人數及具體培訓方案而定。
培訓課程、時間、內容可根據單位要求定制培訓方案,歡迎來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