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干部綜合素能提升專題培訓班
【培訓簡介】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中國扶貧攻堅工作要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
扶貧,不是一句口號。當前,精準扶貧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然而“貧窮千萬家,原因各不同”,農村的貧困現象比較復雜,不只是“精準”了“對象”就能解決問題。那么,精準扶貧如何做到“對癥下藥”? 精準扶貧的突破口和有效手段又有哪些?
【培訓對象】
各省市、自治區及直轄市扶貧干部。
【培訓課程】
培訓課程僅供參考,或根據單位量身定制培訓課程方案。
課程模塊 |
推薦課程 |
精準扶貧思想的理論和現實基礎 |
生成精準扶貧思想的理論和現實基礎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是精準扶貧思想產生的現實需求。 |
|
從“十三五”規劃看扶貧工作 |
|
建構精準扶貧思想的主要內容 |
精準化理念是精準扶貧思想的核心要義。 |
分批分類理念是精準扶貧思想的基礎工具。 |
|
精神脫貧理念是精準扶貧思想的戰略重點。 |
|
實踐精準扶貧思想的路徑選擇 |
科學設計精準扶貧的工作流程。 |
形成完整的精準扶貧政策體系。 |
|
鄉村旅游扶貧路徑與實務 |
|
金融扶貧(普惠金融) |
|
電商扶貧的理念與實踐 |
|
踐行共享發展 健全和改革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
|
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 |
|
城鄉統籌與新農村建設 |
|
農業發展促進農村脫貧 |
|
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扶貧與脫貧 |
|
現場教學 | 安吉余村、嘉興南湖一大會址、桐廬美麗鄉村、淳安下姜村 |
【培訓師資】
高校學者(以浙大為主)、黨政領導干部、企業高管和智庫行業專家等一流教師隊伍。
【培訓方法】
課堂講授、現場體驗與學習參觀、交流互動、專家點評相結合。
【培訓費用】
根據培訓人數及具體培訓方案而定。
培訓課程、時間、內容可根據單位要求定制培訓方案,歡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