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確對待審稿意見和退稿:
國際核心刊物的審稿人大多是各領域權威學者,雜志出版社經常征詢編委意見,選擇最佳審稿隊伍。審稿是無報酬的,審稿人的工作態度大多極其認真。因此,對審稿意見要十分尊重,對每一條批評和建議,都要認真分析,并據此修改論文。自己認為不正確的意見,要極其慎重和認真地回答,有理有據地與審稿人探討。如何對待雜志拒文,是作者犯難的問題。這里必須分析被拒絕的理由。第一類拒絕是“完全的拒絕”,主編通常會表達個意見,對這類文章永遠不愿再看到,再寄送這類文章是沒有意義的;第二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數據和信息,主編拒絕是因數據或分析有嚴重缺陷,這類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廣泛的證據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結論后,再將經過修改的“新”文章寄給同一雜志,主編通常會考慮重新受理該文。有審稿人抱怨,個別中國作者在論文被一家雜志拒絕后又原封不動地寄給另外一家雜志,而他們再次被邀請審稿并對此非常反感,論文理所當然地被拒絕。《宇宙物理學》(The,Astrophysical,Journal)的科學主編Thomas提出:“論文被一家雜志拒絕后不經修改,又寄給另一個雜志,這是很糟的錯誤。通常,審稿人做了很認真的工作指出論文的問題,并建議修改;如果作者忽視這些忠告,是對時間和努力的真正浪費;同時,寄一篇壞的文章,對作者的科學聲望是嚴重的損害。”影響因子不同的刊物接受論文的標準和要求差別很大。如果被拒論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錯誤,而是重要性或創新性不夠,作者仔細考慮審稿人意見并認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給影響因子較低的刊物。值得注意的是,審稿人由于知識限制和某種成見,甚至學術觀點不同,判斷錯誤并建議退稿常會發生。如何處理情況?最近某青年的論文被雜志拒絕,經反復討論檢驗,判斷審稿人是錯誤的;為了論文及時發表,我們建議作者禮貌和認真地回信給主編并指出審稿人的錯誤,要求主編將意見轉給審稿人,然后撤回論文再做必要改進,改寄影響因子更高的雜志;結果論文立即接受,并得到很好評價。另篇論文在某重要雜志經兩年半才得以發表,主要原因是第一位審稿人對我國向量磁場測量的可靠性提出質疑,不同意發表。通過向權威同事請教和反復思考,我們確認所進行的研究及所采用測量都充分準確可靠;作者花了近兩年時間與審稿人討論,不但論文得以發表,還與審稿者和主編建立了良好關系,論文發表后得到良好的國際引述。
二、投稿后若干事宜:
(1) 稿件追蹤(follow-up correspondence)。如果投稿2周仍無任何有關稿件收到的信息,也可打電話、發e-mail或寫信給編輯部核實稿件是否收到。
(2) 稿件退修(revised manuscript)。幾乎所有的經審查學術水平達到出版要求的自由來稿,在發表前都需要退給作者修改其表述及編輯格式,如壓縮文章篇幅、重新設計表格、改善插圖質量、限制不規則縮寫詞使用等。然而退給作者修改的稿件并不代表文章已經被接受,文章最終接受與否取決于作者對文章關鍵性重要內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達到審稿專家及編輯的要求。
通常退給作者修改的材料包括原稿、審稿專家意見、(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編輯的信(covering letter)。當作者收倒退修稿后,首先應該仔細地閱讀退修信(modify letter)和審稿專家意見。然后應考慮能否或愿意接受審稿專家或編輯的意見,修改稿件。
?? (3) 如何處理稿件修回?從主編回信和審稿人(reviewer)修回意見可看出文章錄用的可能性。主編的回信會特別提到你文章的科學先進性(scientific priority);??? 審稿人對文章總的評價中會提到對文章是否感興趣(interesting)等;修回不要倉促,反復閱讀、理解審稿人的問題。對每位審稿人提出的意見要逐條回答(response to reviewer1,2,3);對修回稿中已修改的地方要具體標明(page, lines);給主編回信,感謝給文稿提出的修改意見,并指出按修改建議已作的修改,未作修改的地方要說明理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7813